美圖秀秀董事長預測:再過 3 年,前 20 名富豪基本是做互聯網的人

2 月 8 日消息,天使投資人、美圖秀秀董事長蔡文胜日前在一場公開演講中表示,中國已進入一個物質過剩時代,過去會縫補衣服,現在購買更多服裝,因為有時尚需求。美國最有錢的人,最近 30 年基本是比爾•蓋茨和巴菲特,工業基本已不重要。

「如果中國前面二十年首富是房地產、汽車、信息產業等各行業的人,從去年開始,10 大首富中有 5 個是互聯網人。」蔡文勝說,再過 3 年,前 20 名富豪基本是做信息和互聯網的人。

以下是天使投資人、美圖秀秀董事長蔡文勝演講實錄:

我是石獅人,1994 年離開石獅,回頭已是 20 年。投資和創建的公司已經有在美國上市 (58 同城) 、澳大利亞上市 (TTG 淘淘谷) 、兩家在香港上市 ( 雲遊控股、飛魚科技) 。

石獅已經有很好的基礎,如何抓住機會,獲得更長遠的發展呢? 接下來就是要抓住移動互聯網的爆發,甚至包括物聯網的發展,從中產生新的台階和起步。

石獅,已經到了一個拐點。在前面 20 年,石獅因為貿易和服裝產業,一直在引領經濟,但工業時代的很多人才沒有留住,很多人回到自己的家鄉去開自己的工廠,沒有讓他們提升成為合夥人的級別,錯過了機會。

今天,整個世界都在改變,往互聯網和高科技發展。石獅需要新的思維,只要領悟過來,抓住點,就一定能夠再創造一個石獅。

石獅前面三十年積累了巨大的資本,可以投入再生產,但不一定再往工業投,而是投信息化、生物科技或者人工智能。

中國的 BAT 或者谷歌 ( 微博) 等等,都如同當時的愛迪生,在建一個電廠。愛迪生的公司是 CE( 通用) ,現在並不是現在世界上最大的公司,現在最大公司是蘋果、谷歌、微軟等這樣的公司。這個時代,只有通過互聯網去創造出來的企業價值,才會是最大的,如同當時的電器廠商。

世界上所有的革命已經從工業化轉移到信息化。為什麼索尼、松下會破產? 石獅也會面臨這個問題嗎? 當你的工業越發達的時候,就會越快進入淘汰階段。

我們已進入一個物質過剩的時候,我們過去會縫補衣服,現在是購買更多的服裝,因為有了時尚需求。美國最有錢的人,最近 30 年基本是比爾•蓋茨和巴菲特,工業基本已經不重要。

如果中國前面二十年的首富也許是房地產、汽車、信息產業等各行業的人,那麼從去年開始,10 大首富中有 5 個已是互聯網人,而且再過三年,前 20 名富豪都基本全部會是做信息和互聯網的人。

我來分享下投資的三個啟發:

第一個啟發:合夥人制度,更有前途

關於投資,以前我們做生意,投資一個工廠如果需要 100 萬的話,5 個人按照實際出資來做股份佔比,但是未來,可能出大錢的人佔小股,然後找到能幹的人佔大股。

如果你只是用更高的薪水僱傭對方,那麼如果他夠牛,他遲早會自己出去幹。你只有運用合夥人制度,讓他成為合夥人,他才會更努力地奮鬥,企業形態才會發展。

第二個啟示:做投資要有敢於冒險的精神

中國的 BAT( 百度、阿里巴巴、騰訊) ,基本都是拿美國 VC( 風投) 的錢,比如馬雲 ( 微博) 的阿里巴巴他只佔 8% ,馬化騰 ( 微博) 只佔騰訊 10% 的股份,李彥宏是百度 17% 的股份,這些企業都是錢都被老外賺走。但是這些公司為什麼不拿或者拿不到中國的錢呢?

國外的 VC 投資更敢於冒險,可能投 10 個項目才有一個成功,但就足夠彌補其它失敗的項目,而中國投資者希望第一個投的項目就會成功。

第三個啟示:做投資者不要輕易乾涉

傳統有一個錯誤,投資者很喜歡看對方的財務情況,而國外 VC 盡量不干涉。騰訊最大的股東來自南非企業米拉德國際控股集團公司 (MIH) ,佔騰訊 50% 的股權,從來沒有到騰訊公司去工作,也不干涉,甚至很多人忽略了它的存在。它當初用 1260 萬美金從香港盈科手上收購股權,現在已經值 4500 億港幣了。

從 1995 年開始出現互聯網,目前經歷了三個階段:

1 、第一代是雅虎時代 (1995 年 -2000 年)

把報紙搬到網上來,做分類信息和人工編輯,對應的中國企業是搜狐、新浪。

2 、第二代是谷歌崛起 (2000 年 -2005 年)

谷歌成為互聯網的代表,以程序算法完成精準搜索。它為什麼能夠打敗雅虎呢? 因為那個時候要獲取信息,你在雅虎就找不到了。谷歌把所有地信息綜合在裡面,通過複雜的算法、簡單的輸出,你想要什麼,就給你答案。在中國對應的企業就是百度。

3 、第三代是 Facebook 、Myspace 的階段 (2005 年 -2010 年)

它為什麼能打敗前兩者呢? 因為前兩者和你根本沒有什麼關係。它們還不是真正的互聯網,還沒有把我們人和內容連接起來。在 Facebook 的時代,每個人已經成為內容的獲取者,也是內容的貢獻者。社交網絡,人人參與。

在 Facebook ,每天可以瀏覽很多東西,也可以貢獻很多內容,國內的微博就是同個類型,這個時候才是真正的互動起來。

以前,我們只會去三大門戶做廣告,是很呆板的。後來到了百度,是關鍵詞的廣告。現在通過微博微信獲得用戶,顯得更為重要了。

2015 年開始,是不是開始發生更大的改變?

門戶時代,很多 40 、50 歲的人都不用,但今天,像微信這樣即時互動、人機合一的產品,真正把所有的人和信息連接在一起了。

Facebook 只是 PC 和移動端的結合,但是,只有移動端的東西才是未來的方向,也才是中國人和石獅人最大的機會。

進入移動互聯網,中國人第一次處於全球最領先的階段。智能手機的覆蓋率達到 75% ,中國的網民 PC 端有 8 個億,預計 2015 年移動終端會有 12 億。美國在移動端的普及還不如中國人,只有 65% ,印度只有 16% ,很多東南亞國家和巴西、墨西哥也只有百分之十幾。

中國第一次處於引領階段,中國有小米、中興、華為等這樣為代表的公司幫助我們做出了更廉價的移動終端。

現在互聯網處於什麼階段呢?

真正推動互聯網發展的一定是:電子商務。

馬雲的阿里巴巴為什麼值 2800 億美金? 所有的東西還是要回歸到一個本質:電子商務,也就是賺錢。電子商務接下來要怎麼用呢? 還是要回到社交網路。PC 更多是工具,手機讓每個人成為節點,只是簡單投放廣告或者做官網的時代過去了。

互聯網的一些特徵:

1 、物以類聚:

強者更強,快魚吃慢魚的階段,互聯網最後只會存在前三名。2010 年,奧巴馬第一次選舉的時候,當時整個美國的民調顯示他比麥凱恩並沒有領先太多,但我們知道,真正投票的時候會發生重大的改變。奧巴馬能大嬴,是因為他充分運用了社交網絡,投票者會因為身邊人的選擇發生變化,當有互聯網的時候,你會網上到處找相關資料,這裡就會有個效應。

就比如買股票,你們會去東方財富網看股吧的討論,其實這往往是錯誤的,當你認為這個股票會上升的時候,你去網上找的時候,更多也只會看到支持的信息,會忽略掉那些不漲的理由,這是類聚效應。

2 、眾包:

Facebook 去年收購了 whatapp ,花了 120 億美金,whatapp 員工只有 55 個員工,而且收入基本為零。為什麼花這麼大的費用呢? 其實 whatapp 有幾千萬個用戶都是他的員工,whatapp 裡面很多用戶自己在搭建和交流信息,而 whatapp 根本不用付他們什麼工資。

馬雲為什麼強大? 因為他也搭建了一個平台,上面有千以萬計的賣家在裡面自動添放內容,這就是通過免費的方式,讓別人來為你幹活,這是最有價值的。

3 、分享:

當你在做一個服裝網站的時候,有沒有辦法讓你的顧客上去提交意見、體驗,利用社交網絡去分享購買體驗呢? 要知道,即使一個再小的東西,如果你能讓人去免費傳播,就非常有意義,每個人都是內容的創造者也是傳播節點。

好比我們這次分享會,如果在傳統時代,通過市政府的文件下發下去,是不是比較慢 ; 但如果通過微博、微信把演講信息分享出去,就會形成連鎖反應,從一個節點傳到另外一個節點,而且基本是零成本。

互聯網的這三個特徵,善於利用,抓住它們,我們就會事半功倍。

互聯網發展到今天,已經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。往下創業,我們能做什麼呢?

1 、先分享幾個案例。

案例 1 :美國 UBER 打車應用軟件,市值將近 400 億美金,是一家幫你簡單地叫到出租車的公司。有時候你出行叫不到的士,它就把一些有車的閒置人鏈接起來,( 在中國早期叫做黑車。國內滴滴和快的也是這個類型,他們各自的市值也有幾十億美元,它們兩家希望燒更多錢,把對方打敗,成為第一) 。

案例 2 :美國 Airbnb 專業國際租房網,它把閒置的房子用互聯網的方式出租出去,知道去年才開始流行。我們到巴黎住五星級酒店 ​​,一天要 4000 元人民幣,但是很多巴黎人也要到美國旅行,他們的房子就空出來了,為什麼不出租出去呢? 如果我們能找到一個乾淨的房子,只要 1000 元,我們何樂而不為呢? 原來我們這個事情為什麼做不成呢? 因為不信任! 但是現在因為有了社交網絡,每個人都是用微信、微博登記,每個人都會很多數據。

有房子的人怕出租出去,被弄壞東西、弄髒房間,怕被宰了。但是,你現在用社交軟件進去,房東可以選擇人,房東可以通過請求信息,去看這個人的相關信息,判斷對方是否靠譜。

而我們也可以選擇評論良好的房子,因為每個房東下面會有無數評論:房間乾淨程度等等,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自由搜索。Airbnb 改變了整個產業鏈,它每天產生的房源超過 1000 萬套,超過世界上任何一家連鎖大酒店的房源。

我們有無數的資源,會重新被改造。最近雷軍 ( 微博) 投資的 U+ 公寓,我個人也有參與了投資,它就是把閒置的住宅樓和工廠改造成青年公寓,由創業者共同管理,然後分配給創業者。這種方式未來會更多。

2 、能夠把複雜事情簡單化,功能單一明確:

案例:“美拍”。它讓每個人可以圓導演夢。按照常規情況下,如果你要自己剪輯一條好的視頻,你要有剪輯的機器,然後編輯,搭配音樂,而美拍非常簡單,你負責拍下來,然後自動給你加音樂、加場景、加模式等等,就出來一個好作品。目前美拍視頻時長 10 秒,以後會出一分鐘、一小時等等。到那個時候,每個人都成為生活的導演。

案例:“ Snapchat 閱後即焚”聊天工具,每個人聊天 24 小時後,內容就會消失。

3 、能夠改造傳統流程,顛覆固有模式

小米,為什麼 4 年前開始創業,市值從 0 可以到 400 億美金? 雷軍自己也沒有想到這麼快。它靠什麼成功呢? 傳統產業做手機,比如聯想,它一開始會派出幾十個專家去市場調查,然後根據反饋來的意見考慮做什麼手機、定價多少、配置多少。

然後專家的意見排到楊元慶檯面,由他拍板,等到生產完,找明星代言,鋪渠道,這就是傳統模式。做服裝的,也大概這個模式,先模仿各種款式,得出結論做什麼款式,然後打樣下單生產,再通過渠道銷售。

而小米呢? 雷軍是先在微博發一個帖子:我準備做手機,大家來提意見。發燒友開始給意見,然後他綜合大家的意見。這些意見比專家更中聽、更權威,然後終於決定生產,但也不是盲目排版下單生產,而是通過讓人預訂,達成幾百萬台的預訂完才投入生產。

即使達到 300 萬的預訂,也只會先生產 100 萬台,找到廠家生產完後,直接把手機快遞到消費者手裡。它不要專家、不要渠道費用、不要庫存,哪怕它利潤很低,但它反而能賺到錢,佔領市場,這就是所謂的小米模式,把中間層全部去掉。我們做服裝,可以考慮這個模式。

58 同城原來是一個簡單的分流信息,也就是報紙的分流信息。後來推出“ 58 到家”,找保姆,直接找 58 ,這就是所謂的 OTO ,所以叫 58 到家。國外沒有這種模式,最關鍵的是,未來的服務業都將去掉中間層,這樣就可以顛覆傳統的產業。

要善於利用互聯網的基礎平台,打個比方,如果能夠打造一個石獅最大的產品與服務,也不錯,比如你在石獅做一個家政,不一定做 58 那麼大,也不一定都要註冊賬戶,人最煩的就是註冊賬戶,你可以用微信和微博進行服務。

未來,手機成為最大的載體,PC 只是一個基礎。

在中國,目前看得到最基礎的兩個社交網絡平台是微博和微信。

蔡文勝還談及了自己為何投資熊俊和伊光旭,蔡文勝說:我是人派。有了人,就有了價值。人是產品和技術的靈魂。

“沒有正兒八經的商業模式”是我曾經說過的一句話。我投資一個人,是看他的思維和想法,投資後他做什麼了,已經和我沒多大關係了。

1994 年我離開石獅,去過一段菲律賓。到 1999 年,偶然間,買到一個互聯網公司的股票,誤打誤撞就進來了。得益於知識獲取的改變,有了互聯網,讓自己的知識得到提升。互聯網帶來的最大的變化是學習的改變。

學習的方法完全改變了,你不用出門找師傅,不管你做什麼行業,開一個店,或者做互聯網,你要做的事情是你找出這個行業和這個世界最牛逼的 100 個人,你看出他們哪裡做的好,哪裡需要改進,你就成了專家了。

我為什麼選熊俊和伊光旭他們倆投資呢? 都是我們福建人。我如何認識熊俊的呢? 他是龍巖人,讀的書也不多,去廈門一家公司上班,07 年買第一台 iPhone ,發現不好用,因為很多人不知道要註冊一個賬號,然後可以下載軟件,都要讓別人幫助下載。

當然,這個痛點其它人想了就過了,但他就去鑽研,後來開發了一個手機助手,也就是 91 助手,後來流量大了,就找投資人。當時福建最有名的網絡公司是上市公司網龍,所以就找網龍劉總。

網龍覺得這孩子不錯,就收購吧。劉總開 10 萬塊,扣去 2 萬所得稅,熊俊拿到了 8 萬塊。後來網龍給他開一個月 1.5 萬公司,讓他留了下來,這是 2007 年的事情。

做了三年,因為網龍是個上市公司,無法再給他股票,熊俊就出來再創業,但他想要找中國最好的投資人,所以就找了李開復 ( 微博) 先生,熊俊希望在廈門創業,開復先生就將熊俊推薦給了我。談了兩次,根本沒談要做什麼,就談對互聯網的看法,覺得理念一致,就投錢給了他。

我們再回頭去看看跟光旭的認識。光旭是武夷山人,一開始就一人在豆瓣做興趣小組。當時找我,說是要買一個冷笑話的域名。他從南京來廈門時,沒錢買飛機票。

他當時做冷笑話,有 20 萬粉絲,很多人認為冷笑話的數據是假的,是刷出來的,我很認真去看它的微博,發現一開始沒人關注它,光旭就跑到任志強等大 V 去評論,形成互動,然後粉絲量、評論和轉發在一點點增加。當然他本身就長得像冷笑話,這也是一個優勢。

當我發現他是這麼做起來,我就建議他到廈門來創業。我給了他一百萬,他租了兩房,一間做住房,大廳當工作室。我們想想他這幾年進步有多大,他現在去台灣,馬英九都找他談論互聯網。再說一條,光旭他自己知道,目前來講,微博營銷是很成功。但他必須要做出自己產品,最終我們要做出自己的產品,這樣才算告一段落。

傳統企業如果感悟過來,散發的魅力會更大。將相本無種,只要我們敢於拋棄原來的包袱,就可以再起步,重新起來。傳統企業如果能趕路過來,有機會的。

不破不立,拋棄原來曾經大家覺得牛的東西,從零開始,才會有新的跨越。我為什麼做事情比較順,得益於前期傳統行業的經歷。

(本文轉載自合作夥伴《觀察者網》)

發佈留言